?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 (陳杭)北京市將進一步擴大不動產登記電子證照應用范圍,同時提升不動產登記領域無紙化辦公水平。探索推廣使用電子印章、電子簽名、電子合同、電子證照,進一步提升企業群眾在該領域的政務服務體驗。
?
這是記者從22日舉行的一場發布會上了解到的。
?
近年來,北京市在工程建設領域奏響低風險項目改革“三部曲”。
?
一方面,北京市重塑審批流程。聚焦低風險項目,對審批服務事項進行了精簡、重組、下放,同時搭建“一站通”系統,實現“一網通辦”。新政施行后,建設單位體感環節只有5個、15個工作日。
?
另一方面,北京市進一步將低風險項目適用范圍從2000平方米擴大至10000平方米,類型在新改擴建基礎上增加了裝飾裝修,并進一步壓縮施工許可時限。
?
北京市還進一步提升審批服務水平,將低風險項目規劃許可與施工許可合并,同時在5000平方米以下項目中試行施工許可告知承諾制。至此,低風險項目建設單位體感環節只有4個、11個工作日。
?
截至12月21日,“一站通”系統核發規劃許可證的平均時限為2天,核發施工證的平均時限為1天。
?
此外,北京市推動綜合窗口業務集成辦理。2019年,北京市各不動產登記大廳設置綜合窗口,一站式集成交易、稅務、不動產登記部門業務,實現企業、群眾房產過戶登記跑一次路、進一個門、交一套材料、一個環節、一天辦結。
?
今年,北京市升級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服務平臺,實現企業間存量非住宅房屋過戶繳稅登記“零接觸、不見面、網上辦”。(完)
?
(責任編輯:李冬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