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房屋租金增速達到35%,但全年房租總額只有住房銷售的7%,而同期美國兩者之間的比例為50%。如2030年之前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那么房屋租賃市場的成長空間巨大。”6月13日佳兆業集團控股副總裁黃國鈞這樣說道。當日,佳兆業宣布進軍長租公寓領域,并同步推進聯合辦公空間。
??6月9日,北京房企石榴集團旗下的熊貓公寓正式面市。該公司也同時發布長租公寓戰略,并指出“因為察覺到存量房市場的發展機遇,所以選擇提早布局長租公寓市場。”
??房企進軍長租公寓市場的頻率開始加快,此前萬科、龍湖、世聯行等房地產企業已經涉足。更早之前,魔方公寓、優家公寓等一批機構化運營的公寓已經打開這一市場,鏈家、我愛我家等經紀機構也試圖分一杯羹。
??房企進軍長租公寓領域,既被認為是政策促成的結果,同時也是對存量市場前景的看好。雖然“痛點”已被抓到,但大量運營機構無法觸及到盈利點的現實,也給房企帶來了警示。
??分析人士認為,擁有資本優勢和資管經驗的房企,有能力在規模上實現超越,但能否真正解決盈利難題,目前仍需觀察。
??政策推動
??隨著新房市場競爭愈加激烈,房企開始在存量領域進行布局。除涉足棚戶區改造、收購爛尾樓等傳統方式外,近年來,越來越多房企涉足眾創空間、長租公寓等領域,融創、萬科等房企甚至入股了鏈家地產。
??其中,因租賃市場空間龐大,競爭不充分,長租公寓領域成為近期房企關注的重點。
??鏈家研究院于2016年末發布的《租賃崛起》報告指出,預計到2025年,中國租賃市場規模將從現在的1.1萬億元增長到2.9萬億元,到2030年將會超過4.6萬億元。在未來租賃市場格局中,品牌公寓將占據半壁江山。
??其邏輯在于,隨著城市開發的深入,新房市場空間漸小,存量房將是主要的供應來源。與此同時,由于熱點城市房價漸高,未來將有越來越多的人以租房而非買房的方式解決住房問題。
??在政策層面,2015年和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連續提到租賃市場,其中有“加快機構化、規模化租賃企業發展”的說法。
??在這一領域,房地產開發商雖屬“后來者”,但近兩年來的步伐越來越快。萬科曾于2014年末推出萬科驛產品,后更名為“泊寓”;保利、遠洋、綠城、陽光城在2015年布局長租公寓;金地、龍湖、旭輝、合富輝煌、世聯行于2016年進入該市場;石榴集團、佳兆業則在2017年進入。
??有業內人士指出,房企布局長租公寓,除看重龐大的存量市場外,還有政策環境因素。
??2016年12月1日,萬科獲得北京海淀區兩宗土地。根據要求,兩幅土地的住宅限價53400元/平方米,項目建成需全部自持。這也是北京土地招拍掛史上首宗100%自持土地。此后,很多城市在土拍中加入自持條款。
??若這種出讓規則進一步推廣,未來房企手中將持有大量住宅項目。開發長租公寓,就將成為一種選擇。
??今年4月,住建部、國土部在《關于加強近期住房及用地供應管理和調控有關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參與工業廠房改造,完善配套設施后改造成租賃住房,按年繳納土地收益。”
??對于房企而言,不僅能看到租賃市場巨大的前景,還具備了現實的操作空間。
??“偽輕資產”
??但房企對該領域的布局,仍顯得小心翼翼。據了解,截至目前,除極少數案例外,絕大多數房企采用合作(如陽光城和寓見公寓)或輕資產的方式運營長租公寓。
??所謂“輕資產”,意味著開發商與項目持有方或經營方簽訂長期房屋租賃合同,然后進行裝修改造及運營管理。與之相對的“重資產”,則指通過收購獲得物業產權或長期使用權,然后進行運營。
??以熊貓公寓北京工業大學店為例,該處原為某快捷酒店,后被石榴集團租下并予以改造。由于這一優勢的存在,該項目擁有200多個房間,成為北京國貿區域規模最大的長租公寓項目。
??龍湖在發布冠寓產品時也曾強調,按照規劃,起步階段的冠寓將以輕資產模式為主,會租賃其他的物業;之后會逐步加大持有比例,最終達到80%的重資產。
??但即便是輕資產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
??鏈家研究院院長楊現領認為,當前長租公寓運營方的成本最主要還是房源成本,即交給業主的房租成本。有的企業占到百分之七八十,集中式公寓約占百分之五六十,處于相對偏高水平。這就會極大制約運營方的盈利能力。他認為,在現有條件下,只有實現規模效應,才能擠出一定利潤空間。
??在當前的社會化運營機構中,魔方公寓、優家公寓等都進行了多輪融資,其中一個重要用途,就是擴大規模。
??因此,有業內人士將這種“輕資產”稱為“偽輕資產”,認為只有不涉及產權的純粹運營商,才能做到真正的“輕資產”,也能具備更好的盈利能力。
??上海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總監嚴躍進也認為,從投資角度看,考慮到前期較大的投入和一些優惠的營銷策略,幾乎不可能盈利。但如果后續規模和品牌力影響足夠大,那么長租公寓的經營利潤才會逐漸提高。
??今年5月23日,優客逸家CEO劉翔對外宣布,4月份成都公司首次實現單城市盈利,這算是長租公寓行業中,為數不多宣布實現規模化盈利的企業,但凈利潤只有一個點。而房企旗下的長租公寓品牌,目前尚未有盈利的消息傳出。
??嚴躍進認為,房企具有資金規模和資產管理能力的雙重優勢,雖然布局長租公寓領域較晚,但仍有能力實現規模上的超越。而盈利能力不足,卻是整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
??他認為,參照國外經驗,資產證券化將是可能的解決之道,如將REITs作為資產持有人。但就中國的現實而言,實現這一步恐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