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前5年達峰。”這是上海對碳達峰的莊嚴承諾,也是上海對城市發展提出的更高要求。面對資源、能源短缺等約束性條件,上海如何兌現目標?轉變城市發展模式、推動綠色轉型成為必然選擇。綠色建筑作為綠色發展減少碳排放的重要載體,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實現最大限度的資源 節約,是可持續發展的建設手段。
2004年,上海建成了全國第一幢綠色示范建筑——上海生態辦公示范樓,2010年建成了世博演藝中心、世博中心等第一批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項目。從2014年開始,上海提出所有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綠色建筑的推廣落地,一步步做深做實。
咬定青山不放松。上海始終引領著我國綠色建筑發展的潮流,一座座具有示范代表意義的綠色建筑拔地而起,為這座城市早日實現碳達峰目標增加了底氣。
歷經磨礪
“上海的綠色建筑發展經歷了漫長的實踐積累和觀念轉變,才取得了如今的成績?!痹诰G色建筑行業摸爬滾打了近20年的上海智節建筑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創始人潘莉莉經歷并見證了上海綠色建筑的成長史,在她看來,上海在成為“綠建標桿”的奮斗道路上克服了一系列困難挑戰。
“從2004年開始,上海的綠色建筑發展歷程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迸死蚶蛘f,第一階段從2004年到2012年,綠色建筑掀起“投資熱”,不少上海企業愿意加大投入嘗試最新的綠建技術和設計理念,當時也涌現出一批頗具名氣的綠色建筑。不過,由于初期對綠色建筑設計、施工、運營、管 理等全生命周期把控缺乏實操經驗,導致一些綠色建筑落地運行后的節能效果不及預期,“投入產出不匹配”成了那個時期的最大挑戰。
2013年至2017年進入第二階段,綠色建筑在經歷了投資熱后又陷入了不愿投資、少投資的另一番境地?!耙恍╉椖繕I主或多或少對綠色建筑產生消極看法,認為綠色建筑的實際運行效果很難實現設計初衷,倒不如減少投資,只在綠色設計方面完成硬性指標?!迸死蚶蛲嘎叮敃r業內把這 種現象戲稱為“漂綠”,不少業主更在意“圖紙上的綠建”。
2018年至今的第三階段,這一現象得到極大改善。隨著上海中心、國家會展中心(上海)等一系列標志性綠建落地,帶來了強大的正面示范效應?!罢麄€行業都對標先進,關注綠色建筑全生命周期,回歸綠色建筑本意?!迸死蚶蛘f。
經歷了重重挑戰的上海綠色建筑發展如今達到了什么水平?從上海市住建委公布的最新數據中可見端倪——
截至2021年上半年,上海通過綠色建筑施工圖專項審查并達到綠色建筑設計要求的建筑規模達到2.5億平方米,新建民用建筑中綠色建筑占比達到100%。其中,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總數達到1225項,建筑面積合計約1億平方米,二星級以上占比超過80%?!笆濉逼陂g,上海累計 獲得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19項,在2020年全國綠色創新示范項目中,上海獲獎項目約占六分之一。
“上海綠色建筑的顯著特點就是高星級(二星三星)綠色建筑比例高,2020年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141個項目中,二星三星比例高達87%。另外,國內綠色建筑領域最高獎項就是綠色建筑創新獎,2020年度全國共有61個項目獲獎,上海的項目就有10項,占到全國獲獎總數的15%。” 在華商國際工程有限公司冰雪事業部技術總監孫天慧看來,上海對綠色建筑的發展始終堅持高標準、嚴審查,高星級綠色建筑的高比例也充分反映了上海在綠色建筑持續運行和高質量發展方面的工作成效。
鑄就樣板
一提起上海綠色建筑,全球最高綠色建筑——上海中心大廈(高度632米)以及全國最大體量綠色建筑——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認證面積141萬平方米)是業內標桿。作為上海地標建筑,兩個項目均獲得綠色建筑三星級運行標識,并獲得全國綠色建筑創新獎一等獎。
外觀形如四葉草、承接進博會等超大型展會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是名副其實的會展界“巨無霸”,15個展廳單面積近3萬平方米,相當于4個標準足球場,是世界上首個功能齊全的超大綜合體,也是國內首家大型會展類三星級綠色建筑運營項目。
“如今,綻放的四葉草已成為上海新地標?!眹視怪行模ㄉ虾#┯邢挢熑喂驹O備工程部高級經理張曉其表示,會展中心的一系列綠色技術應用在會展類建筑以及全行業內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及推廣作用。
會展、餐飲、購物、娛樂等各種功能應有盡有,作為綠色建筑,國家會展中心(上海)將綠色理念延伸到了景觀、道路等各個方面,比較典型的就是展館地面交通設計。
“這里的地面交通就是縮小版的城市交通,外環、中環、內環的環路設計能經受住6000余輛汽車進出的‘大交通’運營考驗?!睆垥云湔f,綠色建筑的外延非常廣,先進的交通系統也是重要組成部分,它能保證場館人員車輛的通暢有序,客觀上為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除此之外,會展中心的分布式三聯供系統提供“清潔能源”、場館室內室外實現LED照明全覆蓋、400多部電梯打造“超級電容”和節能電梯示范區、垃圾密閉收集和裝配式搭建保障場館干凈健康,以及綠色施工、數字智慧場館等創新技術,都為綠建技術推廣打下了基礎。
對于另一個代表項目上海中心大廈而言,它的意義已經不僅僅是上海地標,而且是中國現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世界第二的高度、“龍形”盤旋向上的外觀,讓上?!疤祀H線”極具辨識度。
除了高度,上海中心的玻璃幕墻外觀足夠“吸睛”?!斑@是一種新型內外兩層分離式玻璃幕墻構造,兩層幕墻之間形成生物氣候緩沖區,通過外幕墻控制太陽輻射、內幕墻控制熱量交換,可直接減少內幕墻以內區域和外界的直接熱交換。”上海中心大廈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工程總監兼工程管理 總部總經理孫峻說,如此一來,幕墻的氣候自適應能力全面提升,建筑供暖與空調能耗需求明顯降低。
上海中心不僅有“面子”更有“里子”?!俺嗽O計標準高、結構復雜、施工難度大以外,上海中心最大的挑戰就在于瞄準三星級綠色建筑建設目標,整個項目綜合采用了室外風環境影響控制、室內光污染控制、幕墻節能、BIM云平臺運管等創新綠色技術?!睂O峻說,在項目運行過程中,大廈室 內環境達標率100%,三聯供系統年綜合能源利用效率達到77.56%,年雨中水可回用24.5萬立方米,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顯著。
融入生活
“你們做項目的初衷是什么?項目如何建設管理?綠色技術有何特點和創新……”在上海市第一個獲得綠色三星運營標識的住宅類項目——浦東新區三湘海尚福邸小區,該項目技術負責人、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李力群經常被許多慕名前來考察學習的同行這樣問。
“我們的初衷就是要做出人、建筑與環境和諧共生的住宅,提高建筑物資源利用效率,降低建筑對環境的影響。”李力群講解起三星級綠色住宅里的“門道”,比如,達到綠建三星運營標準的住宅項目,需要在設計、施工、運營3個階段都達到最高的綠色建筑標準,而方法和路徑就藏在被動節 能、主動增能和健康智能的技術體系之中。
在被動節能技術上,該項目在高性能圍護結構下,全年空調采暖能耗比參照建筑降低15%以上,綜合節能率達到78%;主動增能技術方面,采用分體式陽臺太陽能熱水系統與高層建筑一體化設計,以燃氣熱水爐為輔助熱源,節能效果明顯;健康技術方面,利用“環保建材+有效通風+空氣 凈化”3項技術疊加使用,同時“戶式的凈化新風系統”集成了新風熱回收、空氣凈化、置換送風3個技術特點,為室內營造健康的空氣環境。
造好還得運營好。三湘海尚福邸項目竣工后制定的綠色運營管理制度,能定期匯總能耗、水耗等數據,并不斷在營運過程中實施廢水排放、耗材廢棄物的管理,最終實現綠色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像三湘海尚福邸這樣的項目并不多。根據住建部的統計數據,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有2.47萬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認證,而獲得三星級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住宅項目卻只有40個左右。
為何住宅類難有三星級綠色建筑?李力群認為,首先是開發商的技術體系有待完善,由于達到綠建三星運營標準貫穿了建筑的設計、施工、運營階段全生命周期,因而需要多年的經驗和技術支撐。另外,大多數住宅開發商負責的是設計和施工兩個階段,而后期運營階段多與開發商無關。
其次,綠色設計最終需要在運行中落地,優良施工及精細化管理并非易事?!耙_到三星級,需要項目竣工驗收后實際投入使用1年以上,再經過審核原設計文件等嚴格評估才能通過評選。”李力群說,即便各項綠色技術本身不難,但要實現集成應用后的實際效果并持續運行,也挑戰著開 發商的能力和耐力。
最后,成本掣肘也成為開發商的顧慮?!斑_到三星級標準,必然要投入更多精力和成本。”李力群說,政府對此也有相關的激勵政策,比如給予補貼和綠色信貸支持。但最主要的是,開發商要轉變觀念,讓綠色理念融入開發建設的各個環節進而自覺減碳。
順勢而為
“上海水平面年輻照量為1269千瓦時/平方米,屬于太陽能資源豐富地區,非常適合采用光伏系統以節約能源?!睂O天慧表示,采用因地制宜具有地方特色的技術手段也是綠色建筑理念的重要體現。
以華商國際工程有限公司與華東建筑設計研究院合作的全球最大室內滑雪場上海臨港冰雪項目為例,通過在金屬屋面上安裝支架,再在支架上安裝光伏組件,既不破壞原屋頂結構,又可大面積設置光伏板。光伏組件裝機容量3兆瓦,預計平均每年發電量為316.5萬千瓦時,年減少二氧化 碳排放2226.58噸。孫天慧說,該項目還將常年制冰制雪產生的冷凝廢熱回收利用,用于暖通采暖和給排水熱水加熱,這套系統每年可節約天然氣費用90萬元,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05.4噸。
上?;ú@區也是一座綠色建筑,在設計層面充分照顧到當地的生態環境條件,最大限度地實現了建筑與自然的和諧統一。華東建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沈立東說,整個花博會園區設計,全面修復了退化的水生態系統,盡可能保留了原有植被,重構了生態系統功能,將人工建 筑物與生態環境融為一體。
針對上海當地特點,未來綠色建筑發展如何順勢而為?沈立東說,一方面要重視建筑的運行實效與低碳,另一方面要兼顧新建綠色建筑與既有建筑的綠色改造,“除了對綠色建筑運行標識進行鼓勵外,針對既有建筑綠色節能改造也有相應補貼政策,這也成為上海市推進綠色節能建筑的一 大特色”。
沈立東說,展望未來,從單體層面,提升上海綠色建筑全過程管理將是未來的工作重點。要將綠色建筑相關要求納入建設管理流程,在土地供應、設計審查等環節對綠色建筑要求進行嚴格把關,著眼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進一步研究制定促進綠色建筑運行的激勵機制,編制綠色建 筑運行管理相關標準規范。
從區域層面,上海應當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沈立東說,上海要在“十三五”綠色生態城區實踐與儲備基礎上,對綠色生態城區的規劃建設經驗進行梳理、總結與推廣,結合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擴大綠色生態城區輻射范圍。此外,上海還應主動服務國家戰略,探索綠色生態城區發展 的區域協同機制,引導長三角地區高質量實施綠色生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