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久亚洲香蕉网,国产成人亚洲综合小说区,九九久久亚洲综合久久久

掃碼關注翔升軟件公眾號

掃碼關注翔升軟件公眾號

行業資訊

攜手翔升,遇見更好的自己

出嫁女是否享有原宅基地財產份額?法院判決結果給出答案

發布時間:2018-09-21 00:00 閱讀:1017

【典型案例】

當事人:原告:馮甲;被告:馮乙、顧甲、馮丙。

馮丙、馮甲系馮乙、顧甲婚后所生之子女。1983年,馮乙、顧甲、馮丙、馮甲與馮乙之母顧乙(于1984年10月30日報死亡)共同申請,并由馮乙、顧甲主要出資建造了位于某某區住宅A。1999年8月28日,某某區房地產登記處對上述房屋頒發了房地產權證。經核定,上述房屋的建筑面積為173.05平方米。原、被告曾共同生活在上述房屋內。馮乙、顧甲曾承諾將A房屋中平房1間50%的份額給予馮甲,之后因故反悔。因此,馮甲訴至法院要求析產。


原告馮甲訴稱:馮甲與馮乙系父女關系,與顧甲系母女關系,與馮丙系兄妹關系。1983年3月,馮甲與馮乙、顧甲、馮丙共同申請建造了位于某某區住宅A。之后,原、被告一起共同生活。馮乙、顧甲曾多次承諾將位于A樓房南面平房1間中50%的份額給予馮甲,但之后卻予以反悔?,F馮甲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遂訴至法院要求獲得平房1間中50%的份額。

被告馮乙、顧甲、馮丙共同辯稱,馮甲所述屬實,但其為出嫁女兒,按照農村風俗習慣,出嫁女兒是不享有任何權利的。


【審理要覽】

法院經審理認為,申請建房時,馮乙、顧甲、馮丙、馮甲與顧乙均為立基人口,享有宅基地使用的權利。宅基地使用權是提供給特定的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一種使用權,應當隨著該成員的死亡而自然終止。當顧乙死亡后,其宅基地使用權就此消失,原宅基地使用權由其余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同時,本院考慮到系爭房屋的主要出資等情況,確定馮乙、顧甲、馮丙、馮甲為系爭房屋的共有人?;谡厥褂脵嗟牡匚缓头课萁ㄖ娣e的份額,馮甲主張平房1間中50%的份額,本院予以準許。


依照《物權法》第99條、第100條第1款之規定,判決:坐落于某某區住宅A,其中平房1間中50%的份額歸原告馮甲所有,該平房中的其余份額及樓房1幢則歸被告馮乙、顧甲、馮丙所有。

?

【裁判思路】

1.同類案件處理要點

(1)注意宅基地的性質和保障功能。根據《土地管理法》第62條的規定,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通常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是以戶的名義獲得。因此,宅基地獲得時的家庭成員均有使用宅基地的權利,并不是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在誰的名下,誰就當然的取得宅基地的使用權。另外,要注意考慮宅基地的社會保障功能,保障農村戶的每一名成員的居住、生存有宅基地可以使用。


(2)注意審查涉案宅基地的形成歷史??v觀我國法律史,有分家析產的習慣,其中之一則是女兒不分。既然是“諸子均分”,那么家中女兒則無權參加財產分割。這里有封建社會中男子是家族傳宗接代的力量,女子只是所謂的“賠錢貨”的男尊女卑,重男輕女思想。女子出嫁的嫁妝從一定程度上看可以認為是對女子未參與分割財產的一種補償。

欒同政、謝雅利:《從分家析產制度看習慣法的司法適用必要性》,載《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第11期。


可以說,出嫁女不參與分家析產是有我國習慣法基礎的,部分地區尤其是農村,仍有出嫁女就是潑出去的水,不能分家產的習俗。但是,在審理此類案件時,要綜合審查各種情況,如宅基地獲得時家庭成員的情況,出嫁女是不是當時的家庭成員,如果宅基地登記在父(或母)名下,宅基地上的房屋也是父母遺留的。在這種情況下,該出嫁女可以根據《繼承法》的相關規定,主張遺產繼承,從而得到父母遺留的部分房產。該出嫁女得到了部分房產,從而也就得到了宅基地的使用權。如果遇到了國家征地拆遷,該出嫁女可以和她的兄弟一起分享拆遷利益。


(3)重點審查現有宅基地的現狀形成的原因。如果宅基地登記在父(或母)名下,宅基地上的房屋不是父母遺留的,而是該出嫁女的兄弟建造的。在這種情況下,該出嫁女不能必然分割、得到宅基地。理由是宅基地不是遺產,該出嫁女不能繼承父母遺留的宅基地;該宅基地上的房屋已經滅失,沒有遺產可以繼承;如果該出嫁女嫁到了外村,她就喪失了本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身份,不具備獲得宅基地的資格。即使該出嫁女嫁到本村,由于她在男方家庭有宅基地,也不能再要求分割父母遺留的宅基地。


2.相關法律風險提示

(1)宅基地使用權利消失的情形并不包含出嫁女出嫁。根據《物權法》的有關規定,宅基地使用權權利的消滅包括:宅基地自然滅失如洪澇、法定滅失如征收及主體滅失無人繼承,因此,宅基地使用權利消失的情形并不包含出嫁女出嫁,出嫁女可以提出要求分割宅基地的財產利益。


(2)若出嫁女在他方處已經擁有宅基地,其要求分割宅基地財產利益的請求可能面臨駁回的風險。如上所述,宅基地有社會保障功能,一家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可見,法律不允許個人有一處以上的宅基地,如果在他處已經擁有宅基地,此處的宅基地權利就將喪失。


(3)拆遷與宅基地利益的結合風險。有的地方,出嫁女并未將戶口轉移至夫家,而是繼續留在娘家,即是為了享受拆遷利益,其與單純要求宅基地的使用權利訴求不同,在拆遷時,要與當地的拆遷政策結合,綜合考慮出嫁女對宅基地拆遷所享受的利益,要按照公平合理的原則,確定出嫁女的拆遷利益。

?

【裁判規則】

1.法律法規

《物權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第九十九條共有人約定不得分割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維持共有關系的,應當按照約定,但共有人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的,可以請求分割;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按份共有人可以隨時請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因分割對其他共有人造成損害的,應當給予賠償。

第一百條第一款共有人可以協商確定分割方式。達不成協議,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可以分割并且不會因分割減損價值的,應當對實物予以分割;難以分割或者因分割會減損價值的,應當對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取得的價款予以分割。

第一百五十二條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占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第一百五十三條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第一百五十四條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第一百五十五條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修正)

第六十二條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準。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并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準;其中,涉及占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后,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準。


2.司法解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法釋[2016]5號)

第九條共有份額的權利主體因繼承、遺贈等原因發生變化時,其他按份共有人主張優先購買的,不予支持,但按份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

?

【專家視點】

1.對宅基地使用權人的認定。如將地權作為房權認定的基礎,地權主體的認定便尤為重要。宅基地使用權以戶為單位進行登記,登記在權利證書上的通常是戶主的名字,同時會標明申請登記時該戶的人口數。因此說,宅基地使用權人是一個農村家庭的全體成員,而非僅限于登記于權利證書的戶主。家庭成員可因添丁而增加,也可因死亡或分戶而減少,因此宅基地使用權人的范圍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


在農村,有生子養老的觀念。也就是說,父母通常會和某個兒子居住在一起,兩個家庭同享一個宅基地,但宅基地通常登記在父母名下。此時,應將兩個家庭作為一戶來看待,所有家庭成員均為宅基地使用權人。父母死亡后,與其共同生活的兒子一家雖無登記仍享有宅基地使用權?,F實中還可能存在幾世同堂的情況,認定標準與上相同。由于管理制度不盡完善,宅基地使用人未辦理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的情況大量存在,這給法院確定地權歸屬帶來困難。此時,宅基地使用人負有證明其享有合法宅基地使用權的舉證義務,法院在必要時還可通過調查走訪的形式予以核實確認。

——趙玉東:《“房地一體”原則在農房權屬糾紛中的司法適用》,載《法律適用》2012年第6期。


2.《物權法》關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規定已經不適應我國經濟的發展,其應該更加側重于保護公民的財產。盡管,我國《物權法》關于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的規定有明顯進步,但是相關的規定顯得過于原則,在司法實踐中可操作性不強,很難解決社會上因宅基地使用權引發的糾紛。顯而易見,對于宅基地進行學術解釋的學者和官員皆認同宅基地具有一定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保障”功能。

——鄭尚元:《宅基地使用權性質及農民居住權利之保障》,載《中國法學》2014年第2期。



注:本文摘自最高法院肖峰法官、菏澤中院田源法官主編《婚姻家庭糾紛裁判思路與裁判規則》一書(共743頁) ?

來源:家事法務 ?山東高法

    • 
      
          <center id="kfa8a"></center>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盐边县| 廉江市| 固安县| 濉溪县| 赤峰市| 蒲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东宁县| 启东市| 海原县| 封丘县| 新营市| 施甸县| 宿松县| 德阳市| 黔南| 郓城县| 蓬安县| 纳雍县| 额济纳旗| 来宾市| 突泉县| 中宁县| 镇赉县| 沙湾县| 历史| 武宣县| 德庆县| 讷河市| 盖州市| 溆浦县| 武鸣县| 万全县| 德令哈市| 衡南县| 华容县| 新宾| 日土县| 大方县| 池州市| 滨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