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合肥,記者 劉夢然)訊,8月25日晚間,*ST剛泰(600687.SH)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公司在報告期內實現歸屬凈利潤約為-2.21億元,上年同期盈利1.08億元,同比由盈轉虧。今年上半年對于*ST剛泰而言并不太平:控股股東被爆違規擔保、年報被出具非標意見,公司和控股股東及多名高管收到相關部門監管措施和調查通知。
??據半年報顯示,公司在報告期內財務費用高達1.79億元。此外,財聯社記者注意到,截至今年8月,公司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累計涉案金額約為5億元,相關案件開庭后,公司的財務費用可能繼續增加。
??凈利潤斷崖式下滑
??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44億元,同比減少89.9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2.21億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1.08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2.24億元,上年同期為7379.33萬元;基本每股虧損0.148元。
??不過,盡管半年報顯示凈利潤是由盈轉虧,不過其下滑頹勢早在去年就已經出現。從2018年分季度財務數據來看,*ST剛泰歸股凈利潤在去年下半年開始呈現斷崖式下滑。
??公司在去年上半年凈利潤尚有盈余的情況下,第三季度歸股凈利潤出現虧損6127.50萬元,第四季度虧損金額猛增擴大到12.12億元,最終導致去年全年11.65億元的虧損,同比下降313.69%。
??對于凈利潤連番虧損的原因,公司給出的理由也不盡相同。在去年年報中,公司重點表示,由于受經濟環境及負面報道等因素影響,業務開展遇到了一定困難。此外,去年影視傳媒受到行業政策的影響,加上受母公司流動性的波及,很難正常開展業務,造成影視項目收入不及預期,影響了毛利率。
??不過,在此次半年報中,對于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的原因,公司給出的解釋除了營業收入減少之外,不得不直面財務費用問題。一方面,報告期內受大股東負面新聞報道及公司違規擔保事件等因素的影響,部分銀行抽貸斷貸,加劇公司資金緊張狀況。部分營運資金被用來償還債務,導致公司業務大規模縮減。2019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與上年同期相比下降89.95%,公司凈利潤也因此大幅下降。另一方面,受內外部環境變化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對公司運營、資金信貸等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導致公司流動性收緊,融資成本大幅增加,報告期內,公司財務費用高達1.79億元。
??對此,*ST剛泰在半年報中坦言,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仍處于比較困難的階段,預計公司年初至下一報告期期末的累計凈利潤可能為負。
??財務費用將繼續增加
??剛泰控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公司經營范圍包括實業投資、礦業投資、貴金屬制品的設計和銷售等。盡管公司對大股東涉及的負面報道欲說還休,不過從違規風波爆發以來,上市公司因控股股東帶來的巨大風險,儼然已經被推入退市的邊緣。
??今年4月,*ST剛泰發布公告稱發現違規擔保42億元,均與公司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或實際控制人徐建剛相關。
??對于未進行披露的原因,公司稱“實控人認為如果披露會給上市公司造成負面影響,所以未安排披露”。被爆出違規擔保事件后不久,公司及實控人徐建剛、副董事長周峰、董秘趙瑞俊及獨立董事王小明迅速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
??此外,違規擔保事件也讓公司股價遭遇腰斬。截至8月26日午間收盤,*ST剛泰股價為2.06元,相較于4月9日復牌前的每股4.9元價格,跌幅超過50%以上,公司目前市值僅為30.67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公司目前涉及訴訟較多,相關的財務費用未來可能進一步加大,對于公司現有的資金緊張壓力無疑雪上加霜。截止今年8月,公司未披露的累計涉及訴訟(仲裁)事項累計涉案金額約為50,072.49萬元。
??其中單筆最大涉案金額預計超過9600萬元,原告方為浦發銀行蘭州分行,被告包括大冶礦業、剛泰集團、剛泰置業、剛泰控股、徐建剛及徐飛君等,其中大冶礦業是上市公司全資控股子公司。原告方以金融借款合同糾紛為由向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判令被告大冶礦業向原告清償借款本金90,000,000元,違約金4,500,000元、利息(包括罰息和復利)1,848,113.23元及其他費用,共計96,348,113.23元。此外,剛泰集團、剛泰置業、剛泰控股、徐建剛、徐飛君對前述債務及費用承擔連帶保證責任。本案目前尚未開庭。
(文章來源:財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