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房報記者 苗野 | 北京報道
??三年后,許家印再一次按下進軍金融業的快捷鍵。
??6月20日,中國恒大公告稱,旗下全資子公司恒大集團(南昌)有限公司,以每股6元認購價,認購盛京銀行內資股22億股,總代價132億元。此前,恒大南昌持有盛京銀行10.01億股內資股,持股比例約17.28%,為后者第一大股東。在此次認購之后,恒大南昌的持股比例將增加至36.4%。
??這兩年,地產商入股城商行舉動似乎陷于沉寂。恒大的突然增持攪動了“金融活水”,這是否意味著恒大再次擴充金融版圖?此次買入盛京銀行的恒大南昌,同時持有另一張恒大主要的金融牌照——恒大人壽50%的股權。
??對于此次的增資,恒大集團方面表示,之所以決定參與盛京銀行本次的增資擴股,是因為看好盛京銀行的未來發展。鑒于該行目前有提升資本充足水平的切實需求,本公司作為該行第一大股東愿意承擔責任。
??這如同萬科彼時以基石投資者身份參與徽商銀行H股首次公開發行時,外界紛紛揣測萬科參股徽商銀行的真實意圖,萬科卻出人意料地向外界拋出謀劃社區金融服務的構想一樣。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創始人黃立沖說:“我收到的很多消息稱在東北三省有多家城商行出現資本充足率不足、貸款逾期的情況,盛京銀行的貸款主要集中在東北遼寧等地,迫切需要充足資本比率以求安全。這次增資看上去更像是中國恒大展開的一次救場行動。”
??本次定增在兩個月前已有征兆。4月22日,盛京銀行發布可能的資金募集計劃,稱擬供股計劃進行增資擴股以補充核心資本金。
??━━━━
??做大金融版圖
??回頭看,房企與銀行的聯姻在2009年就開始,到了2013年,受房企內外融資收緊的夾擊,房企入股銀行勢頭頗猛,不少房企都選擇與銀行建立更為緊密的關系。
??據中國房地產報記者不完全統計,過去幾年已經有包括萬科、恒大、越秀、新湖中寶、新城控股等在內的超過30家房企涉足銀行業。且不少“千億軍團”或地方國企龍頭對所入股銀行的持股比例已達到控股或大股東的水平。
??這次恒大的動作,是繼2014年豪擲100億元認購股份,并由此成為盛京銀行第一大股東后,又一次大力度認購該行股份。
??盛京銀行年報數據顯示,2018年營業收入為158.85億元,同比增長19.95%,凈利潤為51.26億元,同比下滑32.3%。
??2018年末,盛京銀行的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8.52%、一級資本充足率8.52%,資本充足率11.86%。中國房地產報記者注意到,尤其是該行一級資本充足率8.52%,只比監管要求的8.5%高出0.02個百分點,在港股上市銀行倒數第一。截至2018年末全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一級資本充足率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1.03%、11.58%和14.2%。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最近各中小型銀行面臨流動性的壓力,恒大投資盛京銀行是否應監管部門的要求對中小商業銀行的支持,也是一個可以提測的因素。
??━━━━
??戰略與獲利
??房地產商天生有金融夢。過去近十年間,泛海、恒大、綠地、華潤、萬科、萬達、泰禾、龍湖等房企均曾踏入金融圈,參股或控股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
??與現實的資金需求相比,房企聯姻銀行還有著更多的戰略考慮。最為直觀的表現是,房企入股銀行業后,可以從巨大利潤中分得一杯羹。
??截至2018年末,我國47家上市銀行的資產總規模達178.67萬億元,貸款余額95.12萬億元,存款余額122.5萬億元,分別占我國商業銀行資產規模、貸款余額、存款余額的85.10%、73.93%、75.51%;全年實現凈利潤1.63萬億元,占我國商業銀行凈利潤的89.07%。
??一家參股銀行的房企高管稱,短期是為了財務投資收益,中長期則是謀劃戰略轉型。對于房企而言,需要的不是絕對金額多,而是相對于公司規模而言有較強的融資能力使得現金足夠多。參股銀行并非就能直接通過銀行貸款融資,而是可以通過銀行的理財產品,借助信托、資管計劃等進行融資,從而規避監管風險。
??這或許只是房企聯姻銀行的一個現實縮影。以萬科為例。萬科最近幾年一直在籌劃為其管理的社區提供金融服務。參股徽商銀行是為了實現從產品供應商向城市配套服務商的企業轉型。
??另一方面,2013年萬科就參與了徽商銀行H股公開發行。到了2016年中期,該筆投資就已經獲得了不錯的賬面回報,期末賬面值增至35.41億元,較初始投資金額增加了10.42億元,浮盈接近42%。
??新城控股則試圖通過左手倒右手的關聯交易,參股江南農商行、鎮江農商行和常州金壇興福村鎮銀行。值得一提的是,新城控股對銀行股權似乎有特別的偏好,在查閱新城控股年報過程中記者發現其還持有蘇州銀行1%股權。新城控股借此大舉進軍銀行業,公告直言這將“有助于將來融資,為公司戰略開展供給有效保障”。
??大多數房企所參股的銀行在利潤貢獻方面已小有成績,且通過報表合并提升了公司業績。但與萬科、恒大、新城控股等堅守有所不同的是,綠地集團董事長張玉良卻拋售了手中所持有的兩家銀行的股份,“玩不起來”也限制著地產企業與入股銀行間的關系,這主要包括效益與地產業務的協同效應。
??上游財經專家顧問江瀚認為,此前房企入股銀行,基本上都從銀行的發展過程中獲得了一定的收益,但想要坐擁銀行的資本、利潤、協同業務需求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房企聯姻銀行并不是一件壞事兒。但因國家政策調整已經明確要金融去杠桿,此時房企再大舉入股城商行,從政策合規和政策風險的角度來看,都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也是為什么房企在最近兩三年對入股銀行采取比較保守,或者說比較謹慎的態度。
??實際上,當下房企對于銀行的股權投資,已從早前的普通財務投資向構建金融版圖、完善金融牌照方面發展。恒大通過成為盛京銀行大股東,擴寬了其伸向金融領域的觸角。中天金融更是通過更名以及對貴州本地三家銀行的參股,持續完善其大金融產業的戰略布局。
??經濟學家宋清輝此前稱,地產巨頭投資銀行的市場現在已基本飽和,若入股也得不到控制權,入股意義并不大。
??黃立沖認為,房企參股銀行往往會與銀行有私人的非公開的約定,房企可以獲得更多的關聯貸款,銀行也需要把自己的資本充足率提高,這其實也是一種相互粉飾財務報表的活動。許多城商行由于面臨資本金的壓力,也樂于拉攏地產商入股,未來以提供貸款便利性作為回報。但黃立沖也提醒稱,類似的合作模式也不排除會有導致銀行資產質量下滑的情況出現。(來源:中國房地產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