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潘亦純)6月22日,廣東省財政廳向廣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下發了《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通知》稱,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據悉,這一《通知》自2019年1月1日起執行,試行一年。
??實際上,早在今年的3月14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就聯合發布了《關于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的通知》,稱廣東省、深圳市按內地與香港個人所得稅稅負差額,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給予補貼,該補貼免征個人所得稅。上述《通知》的發布,只是對早先的相關政策進行規則細化,方便落地。
??這么一來,高端人才每年到底能節約多少個稅?5月末,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在2019年未來論壇·深圳技術峰會上就已經對此有所解答,他透露,對在深圳工作的境外(含港澳臺)高端和緊缺人才繳納的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超過應納稅所得額15%的部分,將由深圳市政府以財政補貼的形式返還。他表示,“你100萬年薪,本來要繳45萬的稅,現在只要繳15萬,你一下子多了30萬,家里面的人很高興,所以你的日子也會更好過。”
??據悉,這一政策的出臺,將使得大灣區工作的境外人才實際稅負水平明顯降低,對大灣區廣聚英才將起到積極的引導和推動作用。
??那么,什么樣的人才,才能享受上述的個稅優惠呢?《通知》稱,申報人應當具備香港、澳門永久性居民,取得香港入境計劃(優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的香港居民,臺灣地區居民,外國國籍人士,或取得國外長期居留權的回國留學人員和海外華僑;在珠三角九市工作,且在此依法納稅,以及遵守法律法規、科研倫理和科研誠信這三個基本條件。
??同時,申報人還應當符合國家、省、市重大人才工程入選者,取得廣東省“人才優粵卡”、外國人工作許可證(A類)或外國高端人才確認函的人才,以及國家、省、市認定的其他境外高層次人才;國家、省、市重大創新平臺的科研團隊成員,高等院校、科研機構、醫院等相關機構中的科研技術團隊成員,在廣東省重點發展產業、重點領域就業創業的技術技能骨干和優秀管理人才,以及珠三角九市認定的其他具有特殊專長的緊缺急需人才這兩個條件之一。
??值得關注的是,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的具體認定標準和操作辦法,將由各市根據當地實際制定,其中,各市科技(外專)部門是高端人才的認定機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則是緊缺人才的認定機構。今年7月底前,珠三角九市的人才認定辦法將報廣東省財政廳、省科技廳(省外專局)、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備案后實施。
??新京報記者 潘亦純 編輯 王宇 校對 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