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月回落3.1個百分點;同時,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增速比1~3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此外,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2%,增速比上月回落1.5個百分點。
??對此,聯訊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奇霖認為,整體來看,由于開工旺季錯月,市場對4月經濟數據出現回落已經有預期,但供需兩端數據實際放緩的節奏,比預料的更快。
??具體來看,首先在生產端上: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增速比上月回落3.1個百分點,比1~2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1~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2%,增速與上年全年持平。分經濟類型看,4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0%,股份制企業增長6.3%,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5%。
??對此,李奇霖認為,開工旺季錯位導致的高基數、4月開始的制造業增值稅稅率下調使得部分生產和采購被提前到3月,都在拖累4月的工業增加值增速。三大門類中,制造業是最主要拖累,其增加值增速為5.3%,回落3.7個百分點。
??其次,從需求上來看,1~4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增速比1~3月份回落0.2個百分點,與1~2月份持平,比上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其中,1~4月基建投資同比增長4.4%,與一季度增速持平。1~4月制造業投資、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5%、5.5%,較一季度回落2.1個、0.6個百分點。
??然而,其中,房地產行業的投資數據出現好轉,引發市場關注:1~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1.9%,較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有統計顯示,該增速升至2014年11月以來新高。
??對此,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說,“地產新開工面積增速持續回升,PMI建筑業景氣度的提升也暗示了房地產行業的回暖。政策層不斷強調‘房住不炒‘,表明房地產調控政策短期內發生改變的概率不大,加上棚改力度逐步減弱,房地產投資壓力明顯加大。但隨著房地產庫存持續下降,以及剛性需求的逐步累積,房地產銷售呈現回暖跡象,4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與銷售額累計同比分別持續回升至-0.3%和8.1%。”
??鑒于銷售回暖帶來的現金流改善以及目前整體市場融資環境改善,章俊還預計,未來房地產投資可能會出現穩中有升的趨勢。
??與此同時,社消增速也出現一定回落: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0%,增速比1~3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2%,增速比上月回落1.5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在官網撰文稱,總的來看,4月份國民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依然錯綜復雜,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加;國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仍需鞏固。
??在未來政策走向上,章俊認為,外部不確定性上升,逆周期政策相機抉擇。在他看來,政府的政策工具箱內依然有相對多的選擇。除了在財政政策層面加快地方政府債發行節奏和積極落實減稅降費之外,在貨幣政策層面,可能會繼續實施定向和置換性降準,下調公開市場操作和MLF利率,適當調整前期監管政策執行力度等。
??中泰證券政策專題組負責人楊暢也指出,政策短期有望形成“托+改”的組合,其中,宏觀政策注重“托”,保持經濟平穩,相關逆周期政策有望發力,在4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僅發行1678億元,前四個月7069億元,約為全年總額的1/3,5月、6月專項債發行速度有望提速。同時,結構政策注重“改”,如長三角一體化、自貿區新區、混合所有制改革,推進水、石油、天然氣、電力、交通、電信等領域價格改革,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等方面政策力度有望加強,結構性機會有望顯現。(來源:中國經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