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長假后的第一天,中國金茂開了一場產品推介發布會,并在發布會上讓其在建項目“深圳龍華金茂府”在媒體面前亮了個相。
當然,一個項目既未定價也未開售,僅僅一個亮相并沒有在市場上引起多少風浪來。但是讓中國金茂(0817.HK)自己都沒想到的是,經過媒體報道,龍華金茂府項目就登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在媒體報道中,這段不長的文字給龍華金茂府項目的定位比較有煽動性——“全國首個商品房現房銷售試點項目”,“全國”、“現房銷售”等字眼挑動著人們的神經,在內地市場議論紛紛的同時,順便“砸”了隔壁港股市場的盤。
10月15日,港股市場異動,房地產板塊動蕩,融信中國、龍湖集團、融創中國等企業盤中跌逾5%,恒大、碧桂園、綠城等企業也跌逾4%,內房股集體下跌,并在一片慘綠中收盤。
11城房價跌、地王盤現售、又議空置稅......房價怎么走?
01
“取消預售”余威猶在
這距離上一次內房股“集體砸盤”不過是13個交易日,彼時,廣東省房地產協會的一紙通知,讓“取消預售”再次強勢進入人們的視線,雖然在此后協會馬上澄清為“征求意見”,但是產生的影響卻是不可磨滅。
而這一次的砸盤,顯示的則是“取消預售”的余威。
公開資料顯示,2016年6月,深圳市龍華區以公開招標的方式出讓“A816-0060”地塊,規劃土地用途為二類居住用地和商業用地,最終中國電建(4.95 +1.85%,診股)集團和金茂聯合以82.9億的高價拿下,樓面價高達56781元/平,一舉成為龍華“地王盤”。
新盤稀缺和龍華地王,讓“龍華金茂府”成為眾人期待的網紅新盤,據稱項目想要賺錢,單價基本要10萬。
而另一個與眾不同的點在于,這個地塊在拍賣時就規定:“本宗地被確認為我市商品房現售試點項目,本宗地上建筑物、附著物不得預售,只能在土地使用權和建筑物、附著物的所有權經依法登記,并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后才能以現售形式對外銷售。”
當然從字面上來看,這個項目僅為“深圳市現售試點”,而實際上,媒體給的“全國首個商品房現房銷售試點”定位也并不準確,實際上在房改之后,曾有多個城市曾在“現房銷售”方面吃過了“螃蟹”。
●比如,2012年,山東省曾開展過商品房現房銷售;
●2014年,上海黃浦區五里橋的一塊宗地的出讓條件,也曾包含現房銷售;
●2016年,南京市也曾修改過土拍規則,地價達到最高限價的90%時,開發商需現房銷售。
同樣的“現售項目”,有的無人所知,有的“砸”股市的盤,區別就在于時間。
“取消預售”的意見征詢問世尚未足月,就有現售項目出現,不免讓人產生聯想,“尚未形成統一意見的政策就此落地,那么全國鋪開是不是就近了”?
02
房地產稅再建言
而另一個同樣讓人敏感的話題則是“空置稅”。
這個話題是仇保興在近期的《參事講堂》中提出來的。而仇保興本人是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國務院參事的身份,讓這個話題格外引人關注。
仇保興表示,遏制房地產投機、房地產泡沫是一個長期、艱巨的任務,應拿出房地產稅分類進行,率先出臺能夠精準遏制投機的消費稅、流轉稅、空置稅,然后再從容考慮物業稅。
在以往對于房地產稅的討論中,房地產稅怎么征收,一直以現行的房產稅及其試點為藍本,而將房地產稅細分為不同稅種,尤其是單獨提出空置稅,還是引來了市場的一片擔憂之聲。
事實上,房屋空置率一直是中國房地產市場上的一個巨大的謎題。
●按照仇保興的說法,“我國房屋空置率比較高,其中北京空置率在百分之十幾到二十,鄂爾多斯(8.05 -0.49%,診股)達到了70%,一般國際上都是5%左右”。
●中財辦原副主任楊偉民在“2018陸家嘴(12.66 +3.26%,診股)論壇”上也提到,“我在中央財辦的時候,請有關單位對住宅空置的情況做了調查,我國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住宅的空置率非常高,比日本還高,這很不正常,說明用來炒的房子還真不少。”
總結起來一句話,問題很嚴重。但是更大的問題在于,國內并沒有一個住房空置率的界定標準。
坊間曾有過夜間拍小區燈光的活動,來力證房屋空置,也有人提出通過房屋水電的使用情況來判定房屋空置。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我們也都知道這樣方法對于現實情況而言,過于簡單粗暴,并沒有實際的可行性。正是這種為難,讓官方對于房屋空置的界定和調查一直是諱莫如深。
當然,作為“燙平房地產泡沫”的重要武器被提起的“空置稅”也還僅停留在“說說”的層面上,如果有一天官方真的做起了房屋空置的界定調查,再提空置稅也不遲,畢竟這是征稅的最基礎的工作之一。
03
天涼好個秋
事實上,無論是如今的股市還是房地產市場,都格外的敏感。內房股集體進入下跌區間,房企積極降價自救“活下去”,而房奴們激憤打砸售樓處。
而從更為活躍的二手房市場來看,已經入秋的市場眼瞅著也要提前入冬了。
貝殼研究院的監測數據顯示,重點監測的13個城市的二手房市場成交量繼續下行,市場延續低溫態勢。重點城市入市供需乏力,13城新增房源量全面下滑,且有11城新增客源量環比下滑,新增供需絕對量普遍處在2018年以來低位上。
11城房價跌、地王盤現售、又議空置稅......房價怎么走?
隨著市場的不斷下行,成交均價出現回落,13城中有11城均價出現下跌,僅深圳和濟南均價在前期下跌的基礎上回升。其中,深圳均價環比上漲2.1%,是在前兩月下跌基礎上的回升,無明顯上漲。杭州以7.4%的跌幅居于首位,結束6個月上漲態勢;西安均價環比下跌5.2%,其均價在經歷上半年的過快上漲后,隨著市場的下行出現回調。
從業主預期來看,9月份13城中有8城業主新增掛牌均價下跌,天津環比持平,大連、南京、青島、長沙新增掛牌均價環比小幅上漲。其中,北京、上海和深圳新增房源掛牌均價環比跌幅擴大,杭州新增掛牌均價環比持續兩月下跌,成都和西安連續三月環比下跌,業主預期持續松動。
熱點城市風光不再,當價格倒掛成為歷史后,套利空間被嚴重擠壓之后,房地產商和投資客們也都感受到了壓力。“天涼好個秋”,集體感受到寒冷后,市場自然自然怕“風”。
而“取消預售”、“空置稅”這樣的風聲,在未來依然還會有。預售雖不能全國取消,但還能被“一城一策”的城市所采用;“空置稅”雖然只是風聲,但是房地產稅的立法還在緊鑼密鼓地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