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慶繪就大數據智能化藍圖 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重要的智能產業基地
??當前,大數據、智能制造、共享經濟等正在全球范圍內蓬勃興起。黨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去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推動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加快建設數字中國。從一定角度講,互聯網是基礎設施,大數據是生產資料,云計算是公共服務能力,智能化是轉化應用成果。
??根據我市日前印發的《重慶市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8—2020年)》,到2020年,我市大數據智能化創新驅動引領發展作用將顯著提升,智能產業體系基本建成,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更加廣泛深入,基本建成國家重要的智能產業基地和全國一流的大數據智能化應用示范之城,打造數字經濟先行示范區。
??重慶憑啥提出這些宏偉目標?
??事實上,多年來在中央的支持下,重慶經濟社會得到了飛速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發展和應用已具備良好基礎。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1 智能產業發展 態勢良好
??2017年全市智能產業企業超過3000家,智能優勢產業體系初步構建,智能終端產量位居全國第二,工業機器人領域初步形成研發、整機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應用服務全產業體系。
??2 平臺布局較為完善
??重慶已形成兩江新區以及3個保稅區、7個國家級經開區(高新區)、41個市級開發區的開放平臺體系,自貿試驗區和中新戰略性互聯互通示范項目建設全面啟動,建立了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重慶)等一批智能產業公共服務平臺。
??3 信息基礎設施日漸完善
??重慶是國內13個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之一,已在西部率先、全國首批實現行政村光纖和4G兩個全覆蓋,2017年建成全光網城市。兩江國際云計算產業園高等級數據中心已形成10萬臺以上服務器支撐能力。
??4 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深入推進
??重慶目前信息化發展指數為72.18,位居全國第12位、西部第二位;在交通領域、信息惠民、公共安全、社會管理、教育等領域初步實現智能化,城市智慧生活指數在全國324個大中城市中名列第7位。
??5 部分關鍵技術領域取得突破
??在重慶,北斗科技集團在全球率先成功研發出3款基于北斗精準定位的物聯網無線數據模塊,適用于全球主流運營商頻段;中科云叢人臉識別技術全國領先,廣泛運用于全國主要樞紐機場;中科睿光率先發布全新一代國產云計算操作系統;超硅8/12英寸半導體級硅片打破了國外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