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大興區第五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開幕,記者從會上獲悉,工程面積195萬平米的新機場安置房一期主體工程已完成全部樓座封頂,將為7000多戶搬遷居民提供1.5萬套房屋,首批回遷預計將于今年9月份啟動。圍繞著新機場建設的150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規劃也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其中,20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力爭今年啟動建設。
首批安置房計劃于9月份啟動回遷
“新機場安置房一期工程面積195萬平米已主體完工,計劃于9月份回遷,并按照高標準配建公共服務設施。安置房源采取就近安置的原則,分別位于大興榆垡和禮賢兩個鎮,共計1.5萬套住房,涉及13個村的七千多戶拆遷居民,約2萬余人。”新航城公司總經理曹輝煌告訴記者,從安置房的設計到施工,再到小區景觀都是按照“不低于商品房”的品質打造的,確保居民生活便利。
此外,記者從大興區發改委獲悉,為確保群眾滿意回遷、舒心生活,大興區還將同步推進相關配套項目與百姓回遷同步使用。涉及醫療、學校、郵局、金融機構、養老服務等設施。
150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正式獲批
日前,圍繞著新機場而建設的150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規劃也正式獲得國家發改委批復。“根據規劃,臨空經濟區分為三個區域,新機場東北側將打造80平方公里的航空物流區,新機場正南側將打造50平方公里的科技創新區,新機場正西側將打造20平方公里的服務保障區。北京涉及航空物流區和服務保障區,20平方公里的起步區力爭今年啟動建設。”據大興區機場辦副主任趙建國透露,臨空經濟區橫跨京冀兩地,由北京市與河北省分別占50平方公里與100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將采取與河北省設置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體制。目前北京市和河北省共同委托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臨空經濟研究所,研究編制臨空經濟區的整體規劃和產業規劃。其中,50平方公里的北京部分,已委托北京市規劃院、北京市規委進行總體規劃,并對控制性規劃做了詳細編制。據悉,2018年將全面啟動20平方公里起步區的建設,開展起步區控規、產業發展等規劃編制。
目前已有南航、東航、奧凱航空、東海航空、首都航空、郵政航空、河北航空等9家航空公司與北京新機場達成了簽約入駐意向。趙建國表示,未來進入新機場的也不止這幾家。
配套設施同步推進
2017年,大興區圍繞“五縱兩橫一聯絡”交通規劃,推動京津冀地區城際鐵路網和首都地區環線高速規劃建設,京開高速(魏永路-西黃垡橋段)拓寬工程已經完成通車,京雄城際(原京霸鐵路)、軌道新機場線一期工程、新機場高速公路和新機場北線高速均已開工建設,圍繞永定河、機場周邊等重點綠化區域開展平原造林和生態養護,全年完成綠化面積2.3萬畝。
為推進相關的基礎設施與新機場進行對接,臨空經濟區內的大禮路、永興北路、青禮路等三條道路也將于2018年同步推進。
今年,大興區還將進一步細化新機場噪聲治理實施方案,啟動噪聲區村莊治理搬遷工作,加快推進臨空經濟區線性工程及噪聲區安置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