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地產10大預測,現在能買房嗎?
2017年的樓市要畫上一個句號了,又是非同尋常的一年。如果說用驚心動魄實在無法足以形容今年的政策導向,更多的區別于以往的市場在于一個變天。安家融媒認為,如果不能理解房住不炒的定位,根本無法去判斷未來的市場走向,掌握了這個,2018年的房地產該向何處去,一目了然。雖然一年還未完全結束,但是明年的市場走勢已經非常明朗。
1、繼續貫徹房住不炒的定位,調控不放松。
“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國家定位在2018年會貫徹得更加徹底,因為房子回歸居住屬性是一項艱巨的長期的任務,在未來一年,只要這個定位不變,那么調控就不會放松。
很顯然,現在調控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很多熱點城市尚未調整到位,而且需要鞏固調控成果,那么2018年很難放松調控,至少上半年不會。
2、一二線城市房價穩中有降成為樓市主旋律。
2017年國家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時,涉及到房地產的內容有一句話,即“要穩定房地產市場,堅持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加快建立長效機制”,也點明了未來樓市的方向。
房地產穩字訣應該說成為未來的一個新主題。穩始終要與整體的經濟環境相結合,以前是通過加杠桿來實現穩增長。如今不一樣了,市場變了,在大力去杠桿的背景下,穩更是為了防范風險。2018年可能還會有更多的城市有更多的房價回落空間,直到穩定下來。
3、多數三四線城市房價先漲后降。
曾經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就是得益于一二線城市的樓市調控,那么此輪一二線城市的調控勢必又會擠壓部分需求跑到三四線城市沖刺最后的炒房機會。安家融媒認為,接下來,三四線城市還得維持高燒一段時間,也就是說房價還得上漲。但是如果房價繼續猛漲,那么預計2018年三四線城市可能會出現一輪收緊調控,以避免這些城市出現價格繼續過快上漲。
4、打擊炒房方向不變,炒房者拋盤現象將集中出現。
本來房子兼具居住與投資屬性,然而過去過大夸大了投資功能,讓投機橫行,嚴重影響了房地產健康發展,更可悲的是,人人參與炒房,即使剛需購房者買房也抱有炒房的心態,真正關心的房子品質本身卻容易被忽視。
如果說當下炒房者拋房還是個別現象,隨著明年市場的逐步回落,最先扛不住的是炒房者,他們追求短平快,快進快出,一旦市場轉向,他們的壓力也是相當大的。尤其是三四線城市,一旦政策有變,這里的風險比大城市大多了,就算你想賣都賣不掉,租也不可能租得出去。
第一財經報道,一家大型房企北京分公司的中層表示,該公司對市場的判斷已經轉向悲觀,該公司涉足了長租公寓領域。他認為市場會保持穩定,他已不推薦身邊的親戚朋友去投資房子。“不建議炒房,為了住可以買。”
5、多部門聯合打擊各種違規行為。
10月27日,據財新報道稱,近期住建部聯合央行、銀監會發文,要求嚴禁違規“首付貸”,堅決打擊房地產中介、互聯網金融從業機構、小貸公司的違規行為,并提出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實質性懲罰措施。
這對2018年是一個很好的引導作用,未來的房地產違規行為將會在多部門嚴打下變得更加正規。
6、開發商和中介的日子將更加艱難,大批中小房企將面臨生死挑戰。
安家融媒敢保證,2017年一定是房企和中介行業的調整之年。到了2018年,中介如果依然是過去的那種做法,肯定照樣不好過。
開發商更面臨著巨大挑戰,一是土地的價格超高,二是拿了后你也不一定能賣。加上國土部提出“住宅用地是保障住有所居的,不能拿來炒作囤積”,將進一步規范土地市場秩序,遏制炒作土地的投機行為,對開發商來說可以說是雪上加霜。
知名財經評論人馬光遠表示,在明年年中之前,市場很可能出現全面的下行態勢,但政策的轉向會滯后到明年下半年。也意味著明年下半年,將是本輪房地產周期最困難的時刻。
7、大城市加大住房供給力度,向保障人群傾斜,剛需購房者迎新利好。
一方面,諸如限購限貸等“減法調控”頻出,另一方面,從供給側穩定樓市的“加法措施”也在提速,如完善住房租賃體系、增加土地供應等。也就是說,不僅在調控房價上有了新的變化,土地調控也成為未來新的手段,而且更加強調社會民生,把低收入群體的住房需求納入,真正解決百姓住房問題。
8、房產稅的長效機制會代替現有調控,明年會有新的進展。
現有的調控畢竟只是權宜之計,當房產稅等長效機制建立后,傳統的調控就會退出歷史舞臺,到那時,也不用擔心炒房,更不用擔心買不起房,因為人人都會有住房,這絕對不是一個夢。不僅僅是房地產將進入一個全新時代,我們的社會也是如此。
2018年房產稅出臺可能性不大,但是一定會聽到新的緊張聲音。
9、經濟增長不會完全依賴房地產,實體經濟被扶持。
數據表明,即使在如此嚴厲的調控背景下,經濟增長也沒有問題,防范過多資金流入房地產其實不僅僅是對房地產風險的防范,更是對未來實體經濟的提振起到積極作用。
報告不再提GDP翻番目標,原因是未來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不再單純追求增長速度。那么在此思想指導下,也不會唯房地產馬首是瞻。
10、養老產業將有長足的進展。
不知從何時起,養老地產開始在地產圈流行起來。盡管安家融媒還沒有看到誰把養老地產做到讓世人敬佩不已,但養老地產在業內的熱度絲毫沒有減弱過。
因為養老地產前景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這些年,貼著“養老”標簽的騙局已是屢見不鮮。養老沒錯,地產沒錯,養老地產也沒錯,究竟錯在了哪里?最重要的是認識問題。所以,未來一年,仍將維持大多數企業處在探索階段,只有少數企業或許能找到比較好的商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