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透露,房地產長效機制正在緊鑼密鼓制定,會適時出臺。對此,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效機制來看,土地市場的結構性改革會加大,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的利用的模式會有各類創新點。尤其是現在一些大城市在用地緊張的情況下,實現比較動態的、結合去庫存周期而出臺的供地政策很關鍵。
數據顯示, 9月份土地供應與成交同比均較8月份加快。100城土地供應規劃建筑面積同比由43.6%上升至 47.1%,主要是二線城市上升幅度較大。其中,一線城市供地同比增速依然較高為173%,二線城市上升4.7個百分點至17.2%,三線城市下滑5.5個百分點至62%。土地成交規劃建筑面積9月份同比35.4%,較8月份加快40個百分點,其中一線、二線、三線城市分別加快106.8個百分點、51.7個百分點和16.4個百分點至90.6%、28.4%和37%。
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總體看,9月份企業拿地的積極性提高。需要注意的是,這背后更多是租賃住房市場建設加快的支撐力量。隨著租賃住房市場的建設及國土資源部、住建部發布試點方案在北京等13個城市推進集體建設用地建設租賃租房,預計未來土地供應和成交將上升,政府財政收入將有保證。土地成交溢價方面,住宅類9月份前三周平均30.8%,較8月份下降7個百分點。
嚴躍進認為,制定房地產長效機制,土地供應要滿足三個匹配。第一,土地供應應該和市場需求做匹配,對于各地的新型城鎮化率和外來人口的規模等,類似的供應需要綜合多部門的數據和調研。第二,土地計劃供應規模要和現有的供地缺口做更好地匹配,對于低庫存的城市則需要加快供應。第三,土地供應應該注重土地各指標的平衡,包括價格方面的指標等。
“而從土地供應的具體商業模式來看,應該強調三點?!眹儡S進指出,第一,市場性,土地的供應應該基于土地的商業開發和土地本身的發展的要求進行。第二,經濟性,土地供應的效率等也是需要關注的,這是關鍵的內容。第三,社會性,對于一些有民生需求的用地則需要具體土地、具體對待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