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2號,這是全世界最為昂貴的地段。
??從長江集團70層頂樓那扇落地玻璃窗望出去,維多利亞港景色盡覽無遺。89歲的李嘉誠又一次坐鎮于此,遙控著龐大的商業帝國。他是長實創始人、多年的華人首富。
??數天前,長實地產更名“長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它背后的變化是,“長實集團”這個暫別兩年的名字又重新回歸到歷史舞臺,世紀重組再次成為風口浪尖的話題。
??“念舊”這張感情牌不是李嘉誠一貫的打法。這位個子不高、總是身穿深色西裝、系藍白條紋領帶的男人,十年如一日在20平方米的辦公室中一手創建起約52個國家和地區的近萬億財富。
??無疑,這個金字塔的第一塊磚是“長江實業集團”。早于1972年,李嘉誠將家族生意安排于香港交易所主板上市以來,便一直源用該名。及至2015年中李嘉誠旗下的長實集團及和記黃埔集團推行世紀重組,新成立的長江和記實業(00001.HK)持有兩家集團所有非房地產業務,包括港口、電訊、零售、基建、能源和飛機租賃等業務。
??其中,兩家集團的海內外房地業務,則整合到長江實業地產(01113.HK)并分拆上市。從此長江實業集團的名字成為李嘉誠過去43年的見證。
??改名,長實地產自身的說法又如何?公告給出的理由是,為了貫徹長實地產名稱與長江集團其他上市公司名稱“CK”的一致性,以及更能突顯公司放眼全球**機遇。
??“長實地產除原有地產業務,亦已積極發展固定收入業務如基建**、地產**物業及飛機租賃,以期推動業務長期持續發展及增長,并為長實地產股東締造長遠價值的策略方針。”
??這個解釋顯然是遠遠不夠滿足普羅大眾的好奇心。縱橫商場數十年的老兵,舉足投足之間的深意,都給市場帶來各種可供猜測的信號。
??大和資本香港研究員公開表示,長實認為短期不是買地大力發展房地產的好時機,在可見的將來可以買入大量平價土地的可能性偏低,不如早點去除“地產”兩個字,減少集團未來在固定收入業務發展上的掣肘,但相信長實不會放棄地產業務。
??“看淡地產”,這似乎是一個說得通的邏輯。高盛認為,長實地產管理層認為因價格高昂令購入土地儲備的機會有限,因此尋找全球其他機會以獲得優質收入,以期減輕房地產銷售的周期性影響。
??甚至也有分析提到,這兩年多來,長實以“地產”為名,卻把重心投在飛機租賃和基礎設施建設等業務上。
??在去年8月長實地產宣布中期業績時,公司已明言物色非地產業務,副主席兼董事總經理李澤巨更強調,除卻長江中心外,公司在香港所有資產均可以出售。
??去年12月宣布斥資10億美元向長和收購飛機租賃業務,也早被視為長實地產進軍非地產業務的第一步。今年1月及3月分別宣布收購位于澳洲的能源公司,及收購位于加拿大的熱水爐設備銷售及安裝等服務公司,為進行非地產業務第二及第三步。
??不過,目前來看,長實仍具有總價值約1375.4億港元的存貨,其中多數為待建土地。截至2016年上半年,長實地產在全球共擁有約1490萬平方米的土地儲備。
??實際上,相比李嘉誠婉轉易幟,萬達王健林售賣公司的文旅和酒店項目的手段更為直接。相隔不到一周的時間,相似的手法分別在內地與香港上演。究竟是吃瓜群眾的心理戲份重了,還是有錢人之間騰挪游戲多了,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