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嚴厲調控影響,北京樓市成交量正持續走低。
據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市場研究院統計,2017年5月上旬,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網簽1010套,環比4月下旬下降13.7%,同比2016年5月上旬下降17.8%。其中別墅網簽155套,自住型商品房無網簽,其它商品住宅網簽855套。
5月上旬北京新房成交主要集中在延慶區和密云區,其中延慶區成交343套,占34%;密云區成交207套,占20%。其它各區交易量都在70套以下,成交最少的依舊是西城區和東城區。
不僅成交量走低,新房市場還受到嚴格“限價”影響。今年以來,北京市新入市項目中,商品住宅項目沒有一個單價超過8萬元/平方米。亞豪機構副總經理任啟鑫認為,自去年開始施行的預售價格監管極大限制了公寓豪宅市場的供應。2017年前4個月發放的預售許可證中,僅兩個項目中三個樓棟最高預售均價為78000元/平方米,其中部分房源有望沖擊8萬+。
亞豪機構市場總監郭毅認為,從2017年北京樓市調控趨勢來看,收緊仍然是長期預期,因此對于預售許可證的監管也將是長期性的,“8萬元”也成為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因此未來一段時間內,北京8萬+公寓豪宅供應仍將會“鳳毛麟角”,而受供應低迷制約,公寓豪宅市場成交也將進入低速運行周期。
二手房市場成交量也在持續走低。據偉業我愛我家統計,2017年5月上旬北京全市二手住宅共網簽3365套,環比4月上旬減少25%,同比2016年5月上旬減少43.6%,下行態勢明顯。
“3·17新政”后,北京二手住宅3月下旬每日網簽量大多在900套、1200套以上,甚至超過2000套;進入4月,每日網簽量基本維持在600-900套;而5月上旬,每日網簽量已全面下降到600套以下。可見新政后,北京二手房市場交易量已出現明顯的階梯式下滑。
實時交易數據有同樣表現。據前述機構統計,5月上旬北京二手房買賣市場實際簽單量較4月上旬下降39.8%,較去年5月上旬下降66.2%,市場已接近冰點。此外,5月上旬新登記的買賣客戶量環比下降11.2%,有意購買二手房的人較上月同期、去年同期都在減少。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表示,受政策影響,目前北京新房市場的交易活躍度已然不高,一直在低位徘徊,且交易主要集中在六環外的北京遠郊區域。與市區相比,這些區域的房價相對便宜,在目前購房資格稀缺、購房貸款困難的情況下頗受歡迎。相比之下,五環以內已鮮有新房項目,即使有也價格頗高,加上政策限制,交易已越來越少。
他續稱,“3·17新政”出臺后,北京二手房買賣市場實際交易量應聲而落、直線下降。由于網簽有一定滯后性,網簽數據進入4月才有明顯下滑。隨著市場交易持續低迷,北京二手房的網簽數據還將繼續下行探底。而在目前的政策形勢下,高強度的調控短期內沒有松動的可能,市場觸底之后恐怕很難反彈。總體說來,北京二手房交易量近期呈現出近乎“L型”的走勢,未來或將長期維持低迷。
胡景暉注意到,在交易量大幅下降的現實下,不少業主已經開始考慮盡早出手,市場的議價空間在增大,北京二手房價的回落契機已經出現,下調也已開始。當然,市場價格同樣存在滯后性,其對政策的敏感度遠不如交易量,尤其是在小業主眾多的二手房市場。因此,更為明顯的價格調整或將在三季度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