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29日,廣州市國規委印發《關于進一步提升不動產登記便利度改革實施意見》(下稱《實施意見》),推出20項惠民措施。
據記者了解,第一階段精簡申請材料、壓縮辦理時限工作于2018年7月9日完成,取消了二代身份證復印件、公有住房繳款明細表等共計44項申請材料,涉及一手房轉移登記等19個登記種類,同時壓縮18種登記種類辦理時限。
10月25日開始,廣州不動產登記中心將開始第二階段登記申請材料精簡工作,進一步取消營業執照復印件、報建審核意見書、報建圖等涉及10個登記種類的16項申請材料,同時壓縮29項登記種類辦理時限,實現不動產登記辦理更快更便捷。
不動產服務
“24小時”不打烊
2018年7月2日起,市國土規劃委與試點銀行試行涂銷抵押“零跑動”,并通過政銀數據共享方式試行登記信息查詢“零跑動”。9月底,利用網上申辦平臺試行抵押登記“零跑動”。市國土規劃委計劃對“網上申辦”進一步優化完善后,擴大試點銀行范圍并逐步推廣至全市登記機構。
而從8月31日起,“廣州不動產e訊通”掌上登記指南上線,市民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查詢不動產登記問題,實現辦事指引服務“24小時不打烊”。9月3日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開辟不動產登記“24小時自助查詢區”,申請人可隨時查詢打印不動產登記結果自然狀況信息和個人名下不動產登記結果信息。
“粵省事”可查
不動產登記情況
9月30日,廣州市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入駐“粵省事”微信小程序,廣州市不動產登記信息查詢服務在“粵省事”上線后,廣州市民可通過省級的辦事平臺隨時隨地查詢廣州市不動產登記資料基本信息及個人名下不動產登記結果,方便快捷。
此外,不動產登記中心已通過“五個一”等信息共享平臺為其他政府部門開放查詢接口,目前教育局、公積金中心、民政局、司法局等部門已開通查詢接口,并在不動產登記機構登記稅務一體化窗口設置檔案利用綠色通道。
截至2018年7月底,全市登記機構已實現微信、支付寶自助繳納登記費;8月中旬,市不動產登記中心進一步規范和優化繳費流程,實現業務受理、繳費“一窗辦理”。
建立街鎮服務點
登記窗口延伸服務
為了方便市民進行不動產登記,今年9月起,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白云區試點建立6個街鎮服務點受理各類不動產登記業務。目前,除了白云區,增城、番禺、花都、從化等區也在街鎮設置服務點受理農村集體土地及地上房屋登記業務。
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優化咨詢窗口設置,改“咨詢臺”為“咨詢服務區”,群眾可面對面坐著接受工作人員更加細致的咨詢解答服務,獲得更加舒適的咨詢服務體驗。
此外,市國土規劃委正積極與市住建委、市地稅局等部門協調對接,進一步深化落實“前置限購限售信息采集”“多測合一、業務聯辦、成果共享”“取消納稅環節個人名下房產證明”等便民措施。
下一步,市國土規劃委將持續深化登記改革,以加強登記數據整合匯交、加快信息共享利用、推廣審批業務聯辦等為著力點,深入推進落實《實施意見》各項舉措,確保不動產登記“惠民20條”全面落地,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優質、便捷的登記服務,將政務改革轉化成實實在在的幸福感帶給千家萬戶。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記者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