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要:從2月16日到19日僅4天時間內,財政部、統計局、央行等多部門密集發聲,重申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 ?
?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逐步凸顯,中央多次強調要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多地也密集出臺了穩地產政策紓困房企,與此同時,市場對樓市調控放松的預期不斷增強。
?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從2月16日到19日僅4天時間內,財政部、統計局、央行等多部門密集發聲,重申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
這些表態有何信號意義?未來樓市調控走向如何?
?
有業內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這表明決策層對中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充滿信心,也是在房地產方面再次向市場發出明確的政策不變信號,同時也是向地方政府尤其是城市政府發出明確的政策指引。預計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到三季度或四季度,可能會在需求側的購房需求方面出臺一些支持政策,包括減稅、信貸支持等。
?
?
多部門密集發聲重申堅持“房住不炒”
?
當前處于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疫情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也逐步凸顯,如何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保持經濟發展至關重要。近期,中央多次強調,要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兩手抓”,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
?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對穩定經濟的作用不可忽視。據券商中國記者不完全統計,2月以來,已經有包括無錫、西安、蘇州在內的近20個省市出臺了穩地產政策,包括延期或分期繳納土地出讓金、降低土地拍賣保證金比例、調整預售監管條件、延期還款、延期繳納稅款、減免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幫助受疫情影響的困難房企緩解資金壓力,穩定土地市場,促進城鄉建設,助力經濟發展。
?
不過,部分市場人士將多地的穩地產政策解讀為樓市政策松綁甚至“救市”政策,并對未來樓市調控放松的預期進一步增強。
?
值得注意的是,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從2月16日到19日僅4天時間內,財政部、統計局、央行等多部門密集發聲,重申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
?
2月16日,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求是》雜志發表文章談到今年在財政支出的安排時表示,要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深入開展中央財政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試點、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推動完善基本住房保障體系。
?
2月17日,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孔鵬在解讀1月房價數據時表示,1月份,各地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全面落實城市主體責任,房地產市場保持總體平穩態勢。
?
同日,央行在回應“央行擬調整宏觀審慎評估(MPA)中房地產信貸相關考核指標”傳聞不屬實時強調,央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調控機制,統籌做好房地產金融調控,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
2月19日,央行在最新發布的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談及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時,提出要發揮貨幣信貸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作用,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其中提到,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按照“因城施策”的基本原則,加快建立房地產金融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
?
?
房地產調控政策口徑沒變
?
近期,財政部、統計局、央行等多部門密集發聲,重申要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再次強調“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這些表態有何信號意義?
?
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鵬飛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這表明決策層對中國經濟和房地產市場充滿信心,也是在房地產方面再次向市場發出明確的政策不變信號,同時也是向地方政府尤其城市政府發出明確的政策指引。
?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楊紅旭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也表示,強調“房住不炒”、“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是在延續過去兩年的口徑,這說明中央部門目前對于調控政策的口徑其實還沒有變化。
?
“20日公布的LPR,一年期下調10個基點,五年期下調5個基點。房貸利率隨之下調,利好樓市,但五年期下調幅度比較小,反映了對樓市調控暫時沒想大幅放松?!睏罴t旭說。
?
對于未來樓市調控政策會有何變化,倪鵬飛認為,為了確?!胺孔〔怀础倍ㄎ坏穆鋵嵑汀叭€”目標的實現,針對疫情這一突發事件對房地產市場的外部沖擊所帶來的波動,應該在“因城施策”和“因時施策”的原則下適度微調房地產的行政、土地、金融、財稅政策。在繼續保持從嚴監管的同時,將首付比例和首套房貸利率恢復到合理水平,靈活調整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人群住房按揭等還款安排,適當展延對房地產企業的信貸和債券還付期限,適當擴大房地產開發融資的正規渠道。結合國家相關城市群規劃,落實“人地掛鉤”的政策,完善土地多渠道供應和招拍掛制度,切實增加熱點城市土地供應。結合戶籍制改革以及人才政策等,完善住房限購等行政性政策。
?
楊紅旭也認為,目前,地方政府主要是針對受疫情影響不能正常開工、銷售、拿地等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給予一定的扶持政策,主要針對供給側,而對于需求側還沒有政策出來。但房地產短期市場變化的決定因素不在供給側而在于需求側。他預計,受疫情影響,上半年經濟增速會出現下滑,到三季度或四季度,可能會在需求側對購房需求出臺一些支持政策,如減稅、信貸等支持,地方政府也可能出臺更多包括購房補貼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