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它們,低調,神秘,家底殷實;它們,頑強,有特色地深耕一方,不追求上市。樂居財經開啟“隱貴房企”大起底系列,挖掘它們水下冰山的故事。本期關注起底系列五十六之起家于杭州的保億集團。>>>更多內容詳見【專題 | 起底隱貴房企】
??策劃:陳海保
??統籌:王敬賓 王彩霞
??撰文:王凌燕
??編輯:于婞
??2007年有兩個榜單在地產行業引起關注。一個是胡潤發布的2007年中國富豪榜,由于地產商開始霸占榜單,有人戲稱為“中國地產財富江湖榜”。另一張榜單是2007年中國十大豪宅排行榜。
??這是這個榜單第三年發布。榜單顯示,上海世茂佘山莊園、廣州金海灣花園和杭州東方潤園三個豪宅樓盤名列前三。主辦方還邀請了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不遠千里來到香港,給獲獎豪宅頒獎。
??有趣的是,有人誤將杭州“東方潤園”是綠城開發的樓盤。誰知道鬧出笑話,幕后操盤者正是保億集團。
??保億集團比較低調。在地產界,聽說過東方潤園的比聽過過保億集團的人還要多。保億集團的前身,是以家電銷售起步的浙江華榮集團,“半路出家”,2001年才進入房地產行業。 “后來者居上”,這是外界對保億集團的評價。
??時至今日,歷經28年跨越發展,保億集團已擁有35家下屬子公司、9家參股公司,1500多名員工。2011年就進入中國房企百強,目前仍在行業200強之內。在28年的發展歷程中,保億集團是如何突出重圍,并占得一席之地的?
??莫氏姐弟
??保億集團,其前身為浙江華榮集團有限公司,1991年由莫劍榮、莫劍飛兩姐弟白手起家創立,主營電器批發。弟弟莫劍榮是公司“掌門人”,姐姐莫劍飛則是所有策略的推進者和實現者。
??1995年,莫氏姐弟創業僅四年,華榮規模就超過了5億元,在家電行業占據領先地位,彼時,連蘇寧都要從華榮進貨。
??電器貿易讓華榮日進斗金,但是隨著發展和整個市場的改變,家電行業步入結構性調整。20 世紀90 年代末,恰逢中國商品房市場逐步放開,在莫氏姐弟帶領下,2001年,華榮選擇了企業轉型,進行地產行業試探性的投入。事實證明,當時轉變的決策極為正確,為華榮到保億的華麗轉身奠定了基礎。
??2001年,杭州高新房地產有限公司改制,華榮通過兼并獲得 86.83%股份,成為絕對控股方。同年,出于風險控制考慮,華榮選擇了杭州周邊地價相對便宜的城市進入,將第一個房地產項目選址安徽蕪湖,賺取了地產開發領域的第一桶金。
??經歷了首個項目的成功試水,華榮信心十足。此后,參股杭州火炬房地產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其最大的股東,期間參與開發了保億時代大廈,即如今蜚聲國內的濱江動漫大廈,自此開啟了自住房地產開發之路。
??2006年4月,華榮參股 30%的杭州星辰房產中標杭州2004年標王地塊世紀新城項目;2006年,參股杭州欣盛房產 24%,開發了東方潤園。企查查資料顯示,截至目前,華榮參股杭州欣盛房產20%,而法定代表人為莫劍榮,實際控制人為杭州市政府。
?
??2009年9月,浙江華榮升格為全國無區域企業集團,并更名為保億集團,成為一家以地產開發為核心、物業管理、貿易流通與產業投資為一體的整合型發展的集團企業。
??自2000年起,保億集團連續被評為信用AAA企業,并先后獲得“中國房地產浙江公司品牌TOP10”、“浙商對外投資典范”、“浙江房地產品牌三十強”、“浙商全國500強”,四度蟬聯“中國房地產百強”等多項榮譽。2011年8月,全國工商聯發布最新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保億集團名列第388位。
??做“小而美”企業
??與當下房企動輒就要飛奔的姿勢相比,保億更愿意選擇小而美。
??“保億有機會成為一家千億房企,但我們沒有這樣做。我們專注于打造美好生活的方式,把精雕細琢的產品作為我們的理想。”保億集團副總裁蔚崢嶸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這樣表示。
??小而美,對產品則有更高的要求。據了解,每個月,保億集團都會邀請第三方為每個項目進行打分,同時與業內競品作對比,目的就是為打造出質量過硬的產品,從而達到“美好生活”的境界。
??因此,保億集團致力于成為房地產行業的“特斯拉”,這也是業界的共識。在杭州,無論是保億中心的GMP,還是奧邸國際的Aedas、HBA,又或是請gad合伙人蔣愈操刀設計的保億湘湖和院……越來越多知名項目收獲了市場認可,其家電起家的標簽也逐漸淡去。
??小而美并不意味著固步自封。事實上,保億集團一直在尋求更精準的突圍。
??在杭州本地市場,保億充分發揮本土房企的堅守、創新。從濱江起步,先后開發了時代大廈、創藝大廈、風景蝶院等,到近幾年的風景晨園、麗景山、圍廬,以及保億中心,再到和綠城合作的奧邸國際……重倉杭州,是保億集團向外界展示標桿產品的重要戰略之一。
??此外,今年2月1日,重慶主城蔡家板塊3宗地塊出讓,保億集團擊退18家行業巨頭,斥資14.25億元全部拿下。
??在保億看來,重慶、成都、杭州都是目前中國“新一線城市”中實力非常強勁的佼佼者,但重慶融合了成都和杭州的特點和長處,既有巨大的城市發展潛力,同時,保億集團在重慶蔡家已積累了良好的客戶滿意度,此次的“深耕”也將會擦出更多的火花。
??轉型迄今18年,保億在全國已布局9城,累計開發40多個項目,規模逾800萬平方米(含合作及在建項目),先后通過控股、參股地產項目300萬平方米,如今在環渤海區域(大連)、東海區域(杭州、上海、金華、寧波、舟山、臺州)、中西部區域(西安、重慶)均可見到保億集團的身影。
??值得玩味的是,2018年,保億集團斥資46億元高調挺進西安高新區,建香格里拉酒店+住宅+辦公綜合體,這是繼保億?風景御園、保億?風景大院、保億隆基中心、保億?公元印、保億?大明宮國際之后,保億在西安落子的第6個大型項目。彼時,董事長莫劍榮參加了該項目的開工儀式,對西部省會城市的偏愛背后不難窺見這家杭派企業對市場環境的風向判斷。
??莫劍榮模式
??生于1968年的莫劍榮,浙江溫嶺人,香港理工大學品質管理碩士。其身份不只是保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還是杭州市濱江區人大代表,杭州市外來投資企業副會長,溫嶺商會副會長等。其對保億集團擁有絕對控股權,占股50.53%。
?
??從電器貿易起步,到成長為以資本經營與事業經營互動發展的現代化集團企業,今年51歲的莫劍榮和他創辦的保億都頗有浙商起家的時代烙印。
??從最開始以參股的形式進軍房地產,到單獨拿地開發,從小步試水到大步邁進,保億集團的每一步可謂穩扎穩打,莫劍榮“長袖善舞”的能力也可見一斑。莫劍榮曾榮膺“2010年中國城市化十大影響力人物”。
??不同于其他房企集中布局的模式,莫劍榮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保億集團注重分散投資,除了自己獨立開發房地產項目外,還積極參股房地產公司,并且,開發的點也不集中于一個城市,而是形成了全國的布局。目前來看,分散投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莫劍榮對房地產開發有獨到開發策略,簡言之為:快速開發,滾動出貨,不囤積生地,為業主留下利潤空間。
??此外,莫劍榮還屢見于慈善類的報道中。據了解,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莫劍榮總裁親自召開會議,并向汶川地震災區捐款人民幣30萬元。隨后公司又組織員工捐款達5萬余元,被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管委會政府評為“汶川5?12地震賑災捐款愛心貢獻獎”。
??又如,早在2005年,集團向杭州高新開發區(濱江)慈善總會捐贈100萬元,被授予“浙江華榮集團向高新區(濱江)慈善總會捐贈榮譽證書”。2007年,集團捐贈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6萬元整,被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授予“杭州市關心下一代基金會榮譽證書”。
??時至2018年,莫劍榮積極響應號召參與東西部扶貧協作,投入2000萬元幫扶資金,精準扶貧,助推鄉村振興。作為具有深刻使命感的浙商代表之一,他倡議更多的浙江民營企業主動投身到東西部扶貧協作中去,先富幫后富,為實現貧困地區共同奔小康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