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第19屆年會迎來主論壇日。下午,綠城中國執行董事、助理總裁李駿,以《惟變 不變,行穩致遠》為題進行演講。 隨著中國經濟走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發展經濟新常態,作為國民經濟支柱行業的房地產,也在不斷地 調整與改革。
今年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再次提出房住不炒,落實一城一策、因城施策和城市政府主 體責任的暢銷調控機制,在此政策大環境下,李駿判斷整個房地產市場的調控政策應該還是以穩為主的基調。 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房地產銷售熱度降溫,銷售面積、金額今年上半年累計增速雙雙回調,各大房企規模步入 平穩增長的階段,同時大部分的品牌房企回歸了戰略。從多元化聚焦主業,集中度進一步的提升,規模化的競爭更 加的激烈,與此同時,不同層級城市之間持續分化,表現為一線城市工序相對穩步復蘇,二線城市成交基本持平, 三四線城市因為棚改貨幣政策的取消出現階段性的回落。
“總體而言我們認為房地產行業整體出現政策趨緊,城市結構分化,競爭加劇的發展態勢。”李駿說道。 從綠城中國自身而言,李駿指出,在發展過程中,綠城與許多的同行一樣遭遇瓶頸,深刻意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 如銷售增速放緩,投資渠道單一,人均效能低下,班子建設亟待加強等等,這些短板既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梳理 和研判的過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對行業標桿,我們的戰略目標非常的明確,品質為先,兼顧其他”。
在內外環境都在變化的當下,如今的綠城邁入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深水區,體制機制的創新推動改革,并體現在如下 方面: 一、推進混改,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兩周前,綠城董事會做出重大的調整,宋衛平辭任董事會主席,張亞東以職業 經理人的身份任董事會主席兼總裁,經營班子擴充,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培養后備管理團隊,為公司的長治 久安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簡政放權,組織架構持續優化。今年年初綠城中國進行了組織架構的優化,將16家子公司,整合縮減為11家, 除了集團七大職能中心外,新成立了特色房產、小鎮、金融和商管四大事業部,形成了雙十一的組織架構。 同時做好雙控——控人和控費。在此基礎上,綠城提出了低成本、低負債,提量提速放權防隱患等一系列的要求。 三、圍繞房地產開發主業,做長產業鏈,做粗產業束,增強經營意識,對小鎮代建的業務和生活服務類進行專項研 究,與房產開發協同發展。同時尋求多方合作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