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25攝氏度往上的氣溫,讓成都人早早感受到一絲初夏的氣息。擦得锃亮的皮鞋、干凈的白襯衣搭配黑色西褲,再配上一頂藍色的安全帽。走在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世紀城站建設現場督導施工的劉家錚和他的穿著一樣,一絲不茍。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從中心城區火車南站出發,穿越龍泉山,抵達天府國際機場。這條東進區域內的第一條城市軌道交通線,建成投運之后,將“東進”區域與中心城區、天府國際機場緊密連接。
入職十年的“老司機”
每周要去建設現場至少三次
作為成都軌道交通集團建設分公司負責18號線建設的總體負責人,35歲的劉家錚已入職十年。“25歲的時候就到了成都軌道交通集團,上班10年,應該算軌道交通集團的老司機了吧。那個時候還沒耍朋友,現在女兒都5歲了。”2008年進入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的劉家錚,參與了成都城市軌道交通線網中的首條地鐵線——1號線的建設。“入職的時候,1號線正在建設當中,我也參與了,后來相繼參與了2號線和4號線的建設。”2016年劉家錚被安排成為18號線的總體負責人。
18號線世紀城站位于天府大道出城方向左側,成都軌道交通集團的辦公樓就坐落在道路右側。對劉家錚而言,坐在辦公室內,透過窗戶就能看到項目現場的一舉一動;或者調閱項目現場的監控攝像頭,也能清晰觀察到施工的進程。“世紀城站,再有3塊板子完工,就實現封頂了。”“18號線未來將在世紀城站實現與1號線換乘,同時,1號線是一條非常繁忙的既有開通運營的線路,新線的建設必須要保證安全,否則不僅影響新線的建設進度,還要影響既有線的運營。”劉家錚一語道破了現場監看的緣由。事實上,作為線路建設的總體負責人,劉家錚每周都有密集的會議安排。“會再多,每周也要至少到線路不同項目現場去三次,要不然不放心。”
把最多次數的監看放在了龍泉山隧道項目現場
全長約66.8公里的成都軌道交通18號線設計速度達140km/h,是我市目前在建運行速度最快的城市軌道交通線。18號線還將以隧道方式穿越龍泉山,成為穿越龍泉山的首條城市軌道交通線……這些在市民眼中,一個又一個的“工程亮點”,在劉家錚眼中,就是一個又一個工程難點。“18號線的各個施工現場當中,我去得最多的就是龍泉山隧道和高架段了。”
18號線龍泉山隧道位于天府新站至三岔湖站間,是一條越嶺瓦斯隧道。“龍泉山隧道采用雙洞分修方案,線間距30米,隧道進口銜接U形敞口結構。這條隧道的右線長度達到了9724米,左線長度達到了9690米。”劉家錚告訴記者,龍泉山隧道是目前全國城市軌道交通線建設項目中,最長的高瓦斯山嶺隧道。“可以說,龍泉山隧道是整個18號線的咽喉工程。”劉家錚把最多次數的現場監看放在了龍泉山隧道項目現場。“在保證施工安全的情況下,也要監督施工進度。”與已經開通的1號線、7號線這類全地下線不同,18號線還有長達15.7公里的高架段。“和已經開通運營的2號線高架段、4號線高架段相比,18號線的高架段距離更長,同時運行速度更快,對高架段箱梁的質量要求也就更高。”不僅到高架段架設現場監看,劉家錚同時也會到制梁廠監看。“軌道交通工程,質量開不得玩笑,每一個環節都要經得起考驗。”
每天,超過5000名建設者投身于18號線。施工安全、建設質量,對所有的過程和結果負責,這是劉家錚身上肩負的責任。“休息的時候和女兒一起出門,也會乘坐地鐵。畢竟是女娃娃,跟她講工程上的事,也不是太感興趣,不過坐在地鐵列車上,看她一臉高興的樣子,我覺得還是很滿足的。”劉家錚告訴記者,18號線定能按照計劃,與天府國際機場同日開通運營。“相信18號線開通之后,不僅能夠讓旅客快速抵達天府國際機場,更能讓18號線沿途連接起來的‘東進’區域,迸發出新的活力。能夠讓更多‘東進’區域的市民,享受到軌道交通出行帶來的方便與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