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進入尾聲。盡管當前房地產市場交易熱度降溫,但監管部門對于樓市調控的力度仍在繼續收緊。
“從10月底開始,住建部等部門就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有關房地產銷售違規行為的檢查,此次出臺的《關于維護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購房貸款權益的通知》也是國家一系列規范房地產行為的延續。”某房產研究院首席分析師張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召開的重磅會議均對未來樓市發展指明了方向。由此可以看出,本輪樓市調控并未設定一個結束時間點,無論是各地調控政策的執行力度,還是各級政府的不斷強化與表態,都意味著只要樓市出現反彈和投機可能性,那么調控就不會放松。
雖然短期調控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場內投資投機性需求,但從房地產發展的長遠角度來看,長效機制的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值得關注的是,近日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房地產再次提出了“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制度”的要求。
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告訴記者,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房地產的內容,是2016年“建立購租并舉的住房制度”,2017年“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加快研究建立長效機制”的進一步繼承和和深化。從這些內容里可以看出三個非常明顯的信號:一是樓市調控長效機制將加速建立;二是目前緊縮性的調控政策會長期持續,短期內基本不會放松;三是一城一策、分城施策的差異化調控方式不會改變,未來將看到更多城市出臺收緊新政,也能看到部分城市仍在積極去庫存。
在胡景輝看來,根據中央精神,2018年“房地產長效機制”將由理論層面進入實踐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