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央行發布《關于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調整的公告》。很多人給我說,專業術語一大堆,太云遮霧繞,高深莫測啊。
怕啥,牛那么厲害,遇上庖丁一樣白搭,只要有度娘,啥擺平不了。我們按目前公布的LPR利率(4.85%)分析一下。
1.以前都是基準利率浮動百分之多少,現在用基準數加點多少了 。開始使用”基點”表示信貸利率。
1個“基點”是萬分之一,100個基點就是1.00%。目前的長期LPR利率是4.85%,加點100,就是5.85%。
房貸合同的約定將使用加點多少,不同時間段,大家的利率水平都會不一樣。比如你是在11月初簽合同,那么就參考10月份央行公布的最新“LPR利率”。12月初的合同,就參考11月,以此類推。
2.給了雙方更大的協商權力。
以前加息或降息,第二年1月1號起的“月供金額”都要重新計算。現在不同了,有可能一年一調,也可能貸款期內都不變。主要看你們雙方協商的約定,但說白了,還是銀行做主,他不滿意可以不放貸,你不滿意不貸的概率就小多了。
3.剛性約束,只上不下。首套房貸只能高不能低,打折不會出現在房貸里面了。二套房加點60就是:4.85%+ 0.60%,結果是多少?答案是5.45%。這是國家級層面的標準。
4.繼續授予地方一定的浮動權限,5.45%是國家層面的下限,到了某些省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還可以繼續加點,如果加點50,那就是5.95%了!
這算是省級層面的標準,但省內任何銀行都不能低于5.95%,可上不可下!
5.銀行根據你的情況還可以加點,譬如你經營對美出口的產品,最近受中美貿易戰影響,銀行會認為你償還能力風險較大,再給你加30個點,你到手恐怕就要5.95%+0.3%=6.25%了!
經過國家、省、銀行,逐個加點,最后到你手后就是6.25%。
6.對個人住房銀行貸款也進行控制了,“轉按揭”“加按揭”都被禁止。個人誠信和個人償還能力以及精準貸款越來越凸顯重要性,南郭先生濫竽充數的時代要結束了,這也和誠信建設的大環境完全符合。
7.執行時間很明確,2019年10月8日。在這之前的還是采用老辦法,留出來時間讓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但估計銀行會進入觀望狀態了,不會像以前那樣了,畢竟他是強勢一端,任爾東西南北風,我自巍然不動。
8.商業、辦公樓、商住,也是不低于5.45%。首套公積金利率維持3.25%不變。還是凸顯公積金的基本屬性,因為公積金一直都是支持剛需和改善性需求的,歷次調整,其基本不變。
經過一個半吊子的大白話,你明白了多少,不管你懂不懂反正我似乎明白了點啥。
1.銀行有上調自主權,但沒有下調權力了。
2.還有一個多月,要想享受老政策,就是使勁造了,過期不候。
3.貸款理論可以和銀行協商,可以談,但主動權還在銀行。
4.國家標準利率<省標準利率<銀行給我的利率
5.我個人能力(誠信和償還能力等)與別人不一樣,從銀行貸款拿到的利率也不一樣。
6.房地產信貸更加精準了,政策是一城一策,貸款是一人一策。
總之:房子就是住的,不是炒的,反正我住著目前的房子,不炒房,不接盤,等我攢攢錢,需要改善時候再出手。
一、自2019年10月8日起,新發放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以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為定價基準加點形成。加點數值應符合全國和當地住房信貸政策要求,體現貸款風險狀況,合同期限內固定不變。
二、借款人申請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時,可與銀行業金融機構協商約定利率重定價周期。重定價周期最短為1年。利率重定價日,定價基準調整為最近一個月相應期限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利率重定價周期及調整方式應在貸款合同中明確。
三、首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二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不得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60個基點。
四、人民銀行省一級分支機構應按照“因城施策”原則,指導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在國家統一的信貸政策基礎上,根據當地房地產市場形勢變化,確定轄區內首套和二套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加點下限。
五、銀行業金融機構應根據各省級市場利率定價自律機制確定的加點下限,結合本機構經營情況、客戶風險狀況和信貸條件等因素,明確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定價規則,合理確定每筆貸款的具體加點數值。
六、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切實做好政策宣傳、解釋和咨詢服務,依法合規保障借款人合同權利和消費者權益,嚴禁提供個人住房貸款“轉按揭”“加按揭”服務,確保相關工作平穩有序進行。
七、2019年10月8日前,已發放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和已簽訂合同但未發放的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仍按原合同約定執行。
八、商業用房購房貸款利率不得低于相應期限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加60個基點。公積金個人住房貸款利率政策暫不調整。